无人机被列入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完善空域管理措施
- 索引:166
- 发布时间:2017-07-27
-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发表评论
- 语音阅读
国务院于7月20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规划中提出,重点突破无人机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消费类和商用类无人机、无人船,建立试验鉴定、测试、竞技等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在无人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优势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领军企业和品牌。
为方便大家阅读,现将原文中有关无人机内容截取出来:
三、重点任务
(二)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
1.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重点突破自主无人系统计算架构、复杂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实时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无人机自主控制以及汽车、船舶和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核心技术,支撑无人系统应用和产业发展。
2.大力发展智能企业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智能运载工具。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发展消费类和商用类无人机、无人船,建立试验鉴定、测试、竞技等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企业。在无人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优势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领军企业和品牌。
五、保障措施
(五)大力加强人工智能劳动力培训
加快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以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大幅提升就业人员专业技能,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鼓励企业和各类机构为员工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指导,确保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和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员顺利转岗。
(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
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能的科普与推广,全面提高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建设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平台等的科普作用,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搭建开源平台,面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研发平台、生产设施或展馆等。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鼓励科学家参与人工智能科普。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为无人机提供了一条明确的发展道路与方向。